從多角度看光化學反應儀發展現狀
發布日期:2018-08-23 瀏覽次數:2537
-
光化學反應儀目前國內發展起步不算太快,應用范圍也局限在醫療科研方面,另外發光耗材也是難點之一,所以今天小編將為大家初步講解下光化學反應儀現今行業發展狀況:
由于光化學反應儀的生命周期在3-5年,按照平均4年壽命來計算,因此只需測算年內儀器保有量,即是全市場的保有量。進口品牌由于產品穩定性和性能普遍優于國產,裝機后90%都在運轉,因此認為留存比例為90%。而國產品牌剛剛試水,早期的儀器性能不夠穩定,儀器在試用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和改進性能,早期的儀器留存比例不高。根據走訪60家醫院的綜合判斷,留存率在70%。因此根據以上邏輯計算過去5年的已在運轉的有效臺數總量。
光化學反應儀發光主要通過試劑耗材盈利,而盈利的前提是裝機,因此裝機臺數是要素;同時儀器使用率和單臺產出也是重要判斷指標,因此分析現有的發光廠家,裝機臺數、使用率和單臺產出是判斷一個企業發光產品是否有良好發展的重要因素。光化學反應儀的臨床應用涵蓋多個病種,包括傳染病、腫瘤、甲功、心臟標記物、激素、糖尿病、骨代謝、貧血、產前篩查、感染、藥物濃度監測等等,但約80%的*被腫瘤、甲功、激素、傳染病占據。剩下的其他項目只占20%的應用領域。單個公司由于優勢項目不同,所以其應用病種分布差異很大,比如羅氏腫標占比接近50%,雅培的傳染病接近80%占比。
國產光化學反應儀發光以目前的性能、穩定性還無法和進口品牌競爭,未來3年并非國產替代邏輯。國產發光沿著從下往上的方向逐步發展,先填白再取代,先占據增量市場,再取代存量市場。
步:需求填補,國產品牌快速卡位。隨著分級診療的持續推進,基層醫院的需求空白被國產品牌填補,2015-2018是國產品牌的重要卡位階段。
第二步:低成本替代老舊的方法學。國產品牌還未發展起來的時候,醫院采用成本較低的免疫方法,以定性或者半定量為主。隨著自動發光成本的下降,該部分終端有需求將原有的技術平臺更換為發光,帶來增量的市場。
第三步:以特色產品占據,逐步建立品牌,取代進口。由于多品牌平行的特點,使得國產品牌有契機進入醫院,在建立了品牌和口碑之后,更有利于增加項目數量,變非主力機為主力機,存量市場有被替代的可能。
該光化學反應儀的投入使用可以使血液樣本能夠批量上機操作、能快速的檢出結果、節省成本。以往檢驗科一直使用酶聯免疫方法,此方法存在一些缺點,如檢驗人員需要手工操作,一旦控制不好反應時間就會造成結果輕微偏差,重要的是出檢驗報告時間長,滿足不了需要進行急診手術的患者需求。新的全自動化學發光測定儀引進后,將大大縮短檢驗時間,為臨床醫生和患者提供的服務。
目前國產光化學反應儀剛剛起步,除了個別以稀有項目為特色的品牌,大部分項目都還是集中在傳染病、甲功、激素等套餐。未來隨著腫瘤標志物、心標等其他高值項目的布局和拓展,將提高單個測試的產出。
以上是光化學反應儀的信息,畢竟是一家之談,有不周全的地方,歡迎您前來補充!